9.육절장상론
六節藏象論篇 第九 第一章 黃帝問曰 余聞天以六六之節, 以成一歲, 人以九九制會, 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 以爲天地久矣, 不知其所謂也? 歧伯對曰 昭乎哉, 問也! 請遂言之. 夫六六之節, 九九制會者, 所以正天之度, 氣之數也. 天度者, 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氣數者, 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第二章 天爲陽, 地爲陰; 日爲陽, 月爲陰. 行有分紀, 周有道理, 日行一度, 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 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 積氣餘而盈閏矣. 立端於始, 表正於中, 推餘於終, 而天度畢矣. 第三章 第一節 帝曰 余已聞天度矣, 願聞氣數何以合之. 歧伯曰 天以六六爲節, 地以九九制會, 天有十日, 日六竟而周甲, 甲六復而終歲, 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 生之本, 本於陰陽, 其氣九州九竅, 皆通乎天氣. 故其生五, 其氣三, 三而成天, 三而成地, 三而成人, 三而三之..
2023. 2. 2.
8.영란비전론
靈蘭秘典論篇 第八 第一章 黃帝問曰 願聞十二藏之相使貴賤, 何如? 歧伯對曰 悉乎哉, 問也! 請遂言之. 心者, 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 肺者, 相傅之官, 治節出焉. 肝者, 將軍之官, 謀慮出焉. 膽者, 中正之官, 決斷出焉. 膻中者, 臣使之官, 喜樂出焉. 脾胃者, 倉廩之官, 五味出焉. 大腸者, 傳道之官, 變化出焉. 小腸者,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腎者,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 三焦者, 決瀆之官, 水道出焉. 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 第二章 凡此十二官者, 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則下安, 以此養生則壽, 歿世不殆, 以爲天下則大昌.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使道閉塞而不通, 形乃大傷, 以此養生則殃, 以爲天下者, 其宗大危, 戒之戒之! 第三章 至道在微, 變化無窮, 孰知其原! 窘乎哉, 消者瞿瞿, 孰知其要! 閔閔之當, 孰者爲良!..
2023. 2. 1.
7.음양별론
陰陽別論篇 第七 第一章 黃帝問曰 人有四經ᆞ十二從, 何謂? 歧伯對曰 四經應四時, 十二從應十二月, 十二月應十二脈. 脈有陰陽, 知陽者知陰, 知陰者知陽. 凡陽有五, 五五二十五陽. 所謂陰者, 眞藏也, 見則爲敗, 敗必死也; 所謂陽者, 胃脘之陽也. 別於陽者, 知病處也; 別於陰者, 知死生之期. 三陽在頭, 三陰在手, 所謂一也. 別於陽者, 知病忌時; 別於陰者, 知死生之期. 謹熟陰陽, 無與衆謀. 所謂陰陽者, 去者爲陰, 至者爲陽; 靜者爲陰, 動者爲陽; 遲者爲陰, 數者爲陽. 凡持眞脈之藏脈者, 肝至懸絶急, 十八日死; 心至懸絶, 九日死; 肺至懸絶, 十二日死; 腎至懸絶, 七日死; 脾至懸絶, 四日死. 第二章 曰 二陽之病, 發心脾, 有不得隱曲, 女子不月, 其傳爲風消, 其傳爲息賁者, 死不治. 曰 三陽爲病, 發寒熱, 下爲癰腫, 及爲痿厥, ..
202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