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한의/황제내경소문48

20. 삼부구후론 三部九候論篇 第二十 第一章 黃帝問曰 余聞九鍼於夫子, 衆多博大, 不可勝數. 余願聞要道, 以屬子孫, 傳之後世. 著之骨髓, 藏之肝肺, 歃血而受, 不敢妄泄, 令合天道, 必有終始, 上應天光星辰歷紀, 下副四時五行. 貴賤更互, 冬陰夏陽, 以人應之奈何? 願聞其方. 歧伯對曰 妙乎哉, 問也! 此天地之至數. 帝曰 願聞天地之至數, 合於人形血氣, 通決死生, 爲之奈何? 歧伯曰 天地之至數, 始於一, 終於九焉. 一者天, 二者地, 三者人, 因而三之, 三三者九, 以應九野. 故人有三部, 部有三候, 以決死生, 以處百病, 以調虛實, 而除邪疾. 第二章 帝曰 何謂三部? 歧伯曰 有下部, 有中部, 有上部. 部各有三候. 三候者, 有天有地有人也, 必指而導之, 乃以爲眞. 上部天, 兩額之動脈; 上部地, 兩頰之動脈; 上部人, 耳前之動脈. 中部天, 手太陰也;.. 2023. 2. 12.
19, 옥기진장론 玉機眞藏論篇 第十九 第一章 黃帝問曰 春脈如弦, 何如而弦? 歧伯對曰 春脈者肝也, 東方木也, 萬物之所以始生也, 故其氣來耎弱, 輕虛而滑, 端直以長, 故曰弦, 反此者病. 帝曰 何如而反? 歧伯曰 其氣來實而强, 此謂太過, 病在外; 其氣來不實而微, 此謂不及, 病在中. 帝曰 春脈太過與不及, 其病皆何如? 歧伯曰 太過則令人善忘, 忽忽眩冒而巓疾; 其不及則令人 痛引背, 下則兩脇胠滿. 帝曰 善. 夏脈如鉤, 何如而鉤? 歧伯曰 夏脈者心也, 南方火也, 萬物之所以盛長也, 故其氣來盛去衰, 故曰鉤, 反此者病. 帝曰 何如而反? 歧伯曰 其氣來盛, 去亦盛, 此謂太過, 病在外; 其氣來不盛, 去反盛, 此謂不及, 病在中. 帝曰 夏脈太過與不及, 其病皆何如? 歧伯曰 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 爲浸淫; 其不及則令人煩心, 上見欬唾, 下爲氣泄. 帝曰 善. 秋脈如.. 2023. 2. 10.
18. 평인기상론 平人氣象論篇 第十八 第一章 黃帝問曰 平人何如? 歧伯對曰 人一呼脈再動, 一吸脈亦再動, 呼吸定息脈五動, 閏以太息, 命曰平人. 平人者, 不病也. 常以不病調病人, 醫不病, 故爲病人平息以調之爲法. 人一呼脈一動, 一吸脈一動, 曰少氣. 人一呼脈三動, 一吸脈三動而躁, 尺熱曰病溫; 尺不熱, 脈滑曰病風; 脈濇曰痺. 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 脈絶不至曰死; 乍踈乍數曰死. 第二章 平人之常氣稟於胃, 胃者, 平人之常氣也, 人无胃氣曰逆, 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 弦多胃少曰肝病, 但弦无胃曰死; 胃而有毛曰秋病, 毛甚曰今病. 藏眞散於肝, 肝藏筋膜之氣也. 夏胃微鉤曰平, 鉤多胃少曰心病, 但鉤无胃曰死; 胃而有石曰冬病, 石甚曰今病. 藏眞通於心, 心藏血脈之氣也. 長夏胃微耎弱曰平, 弱多胃少曰脾病, 但代无胃曰死; 耎弱有石曰冬病, 弱甚曰今病. 藏眞濡於脾, .. 2023. 2. 9.
17. 맥요정미론 脈要精微論篇 第十七 第一章 黃帝問曰 診法何如? 歧伯對曰 診法常以平旦, 陰氣未動, 陽氣未散, 飮食未進, 經脈未盛, 絡脈調勻, 氣血未亂, 故乃可診有過之脈. 切脈動靜而視精明, 察五色, 觀五藏有餘不足, 六府强弱, 形之盛衰, 以此參伍, 決死生之分. 第二章 夫脈者, 血之府也. 長則氣治, 短則氣病, 數則煩心, 大則病進, 上盛則氣高, 下盛則氣脹, 代則氣衰, 細則氣少, 濇則心痛, 渾渾革至如涌泉, 病進而色弊; 緜緜其去如弦絶, 死. 夫精明五色者, 氣之華也. 赤欲如白裹朱, 不欲如赭; 白欲如鵞羽, 不欲如鹽; 靑欲如蒼璧之澤, 不欲如藍; 黃欲如羅裹雄黃, 不欲如黃土; 黑欲如重漆色, 不欲如地蒼, 五色精微象見矣, 其壽不久也. 夫精明者, 所以視萬物, 別白黑, 審短長. 以長爲短, 以白爲黑, 如是則精衰矣. 第三章 五藏者, 中之守也. 中盛藏滿.. 2023. 2. 8.